close
很久沒和夥伴們一同出遊了,都快要忘了上次大家結夥去了哪哩,什麼時候去的。年初去太平山,行車經過往武陵的岔口時,腦海不禁浮現一幕幕大夥兒成群結隊,浩浩蕩蕩地馳騁在高山峻嶺間的景象。哈哈,後來我知道原來大家也都很想再聚在一起,好好瘋個它兩天一夜。於是乎,趁著春意正濃、吉野櫻盛開的時節,這趟『阿里山賞櫻行』於焉誕生。



奮起湖
 
奮起湖,這座海拔1405公尺的山鎮,由於東、西、北三面環山,地勢低窪,中間低平,形如畚箕,雲霧環擁如湖,故而舊稱『畚箕湖』,後因名不雅,而改為『奮起湖』。對於我這個初到奮起湖的城市土包子來說,若不是老婆的提點,我可能還不知道『原來奮起湖沒有湖』。
 
『老闆,怎麼奮起湖都沒有看到湖呀?』
『你們竹子湖也沒有湖啊。』
﹝編按:早在35萬年前,當時的竹子湖是個火山堰塞湖,只是今日已不見水的蹤跡,只見田埂。﹞



由於三、四月是阿里山的櫻花季,因此這段時間的飯店民宿可都是超級搶手,特別是假日的房間,若沒有提前一個月預約,根本就完全訂不到。尤其是我這個慢郎中,訂民宿一定搶輸人的啦。好在大家都很捧場,特別請了一天特休來共襄盛舉。照片中這六位勇士,可是冒著會被老闆『碎碎念』的風險,友情贊助此項行程喔。



來到奮起湖若不親自品嚐這裡的『鐵路便當』,就好像去日本不吃拉麵,去義大利不吃比薩一樣,會有種枉來一趟的空虛感。雖然便當的菜色只有一隻雞腿、一片排骨、些許的青菜以及一小片酸黃瓜,但是比起7-11那種隨手可買的奮起湖便當,又多了一份濃濃的原汁原味。尤其是手捧著便當,蹲坐在車站月台上大快朵頤的滋味,更是永生難忘。



早已飢腸轆轆的我們還是先忍著肚子,在奮起湖便當本店的門前,來一張合影留念吧。『歡迎光臨,御便當本店。』



奮起湖車站是阿里山森林鐵路沿途中最大的一站,並且是唯一擁有雙月台的大站,亦是客、貨運列車上下山交會的地點,因此曾經繁榮一時。但隨著阿里山公路的開通,奮起湖車站的重要性逐漸沒落,連帶地也使得老街商家慢慢凋零。不過,由於週休二日旅遊的盛行,以及一些偶像劇取景的帶動下,奮起湖又恢復了昔日的風華。





老舊的蒸汽火車頭慢慢地自高山鐵路退役,就被安置在展示倉庫中,供人拍照留念。此外,展示場內還存放一些修理工具、歷史照片等,極具教育意義。大家在蒸汽火車頭前合影,雖然照片有一些些曝光,但事後整理起來卻發現拍得好極了,大家不經意地或蹲或站,深刻地流露出一種自然不矯造的感覺。



火車進站囉。一節一節黃橘相間的列車劃破了迷霧,緩緩地駛進了月台,準備載著乘客前往下一站 -- 阿里山站。



阿里山森林遊樂區
 
這幾年來國內旅遊的風氣盛行,甚至很多大陸觀光客都指名要來阿里山:「俺聽說你們阿里山上有神木,特地從黑龍江來這兒瞧一瞧。」因此,山上的民宿和店家如雨後春筍般地一個一個冒了出來,而且慢慢地走向精緻化。連我們的零售商龍頭7-11都把觸角伸向了這塊化外之地,旁邊也開了間星巴克。正好本團有幾位團員是星巴克的愛好者﹝編按:我甚至懷疑他們根本就是星巴克的股東﹞。在咖啡因的催化下,我們在阿里山上的第一個夜晚,變得更加的朦朧了。



半夜三點半,民宿老闆一間一間的敲門﹝編按:還真是廉價的morning call啊﹞,提醒我們該起床去看日出囉。大夥兒一個一個地走下樓去,看看天空有沒有星星。
 
『什麼啊,沒有星星就算了,還下起雨來了。』
『我們還是給他睡到自然醒好了。』
 
唉,請各位容許小弟在此小小地抱怨一下,『為什麼這幾次出去玩,天氣都不好?前幾天都還是晴空萬里的說。』
 
即便如此,大家還是起個大早,準備上山去走走,畢竟都已經大老遠來到這裡了,而且還有滿山遍野的吉野櫻正在等著我們,咱們怎好意思拒絕春天的美意呢。坐在沼平線的列車上,大夥兒笑得還真是燦爛啊。



阿里山森林鐵路是台灣迄今僅有的兩條仍在營運的高山鐵路之一﹝編按:另一條是太平山森林鐵路﹞,以往是為了將木材從高山運往平地,如今則轉變為運送旅客到阿里山上觀光的重要交通工具。我們坐的這班列車,車廂幾乎是以大型檜木做成,乘坐之餘,還有陣陣的檜木香撲鼻而來。



我們來的這個禮拜,剛好是吉野櫻開得最茂盛的一段時間。粉嫩的櫻花花瓣,灑上了晶瑩剔透的雨滴,在薄霧的稱托之下,顯得更加虛幻縹緲,恍如人間仙境。









四仙女下凡?



姊妹潭是自然形成的高山沼澤,地下水位較高的澤地截留雨水而成的小型湖泊,供應動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活水源,為構成森林生態系的重要因子。其實,關於妹潭還有個美麗哀悽的傳說。相傳有一對原住民妹同時愛上了一名男子,由於不願傷害妹情誼,但又割捨不下相思之情,因此兩妹分別投潭及妹潭殉情。
 
妹潭





阿里山上舉目盡是一棵棵超過千百年的參天古木,有的令人嘆為觀止、震攝人心,有的則是奇形怪狀、令人噴飯不已。除了感嘆造物者的鬼斧神工,也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神奇的力量。



神豬?我猜這棵神豬造型的大樹根,在金豬年的時候,一定人氣紅不讓。



永結同心。夫妻、情侶們來這裡拍照,肯定白頭偕老、永浴愛河、早生貴子。﹝編按:連『早生貴子』都出來了,要不要再加個『送入洞房』啊?﹞



大夥兒在這裡拍照,『友情歷久一樣濃』喔。



「咦,這篇遊記除了介紹阿里山的風光之外,還有『大家來找碴』喔?」
「沒錯,現在是web2.0的時代,凡事都是要講求互動。大家看看,下面兩張圖中,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啊?」﹝答案在照片下方﹞


【正解】左邊的女生在第一張中緊閉嘴巴﹝編按:這是她慣用的一號表情﹞,在第二張中則是張開了嘴巴﹝編又按:這是她鮮少出現的二號表情﹞。

除了日出之外,阿里山上最有名的就是神木了。早在我還在念幼稚園時,便已經會朗朗上口一句童謠:『一二三,到台灣,台灣有座阿里山,阿里山上有神木...』,它的普及度,大概只有『城門城門雞蛋糕』﹝編按:應該是『城門城門幾丈高』才對﹞才可與之齊名吧。只可惜神木因兩次雷擊,起火而亡,甚至開始些微地傾倒,為了顧及旅客遊玩的安全,在十年前﹝民國87年﹞,經過簡單儀式的祭拜,在媒體全程錄影及現場工作人員的見證下,將神木放倒,從此阿里山神木走入歷史。



神木精神不死。阿里山上還有好幾百棵、好幾千棵的參天古木,甚至還有好幾萬株正準備衝上天際的翠綠苗木,不斷地延續著阿里山的神木精神,一直下去。



神木站旁供人休憩的小涼亭。



天色漸暗,大夥兒站在月台上等著回程的火車。



雖然不時地飄著細雨,瀰漫的濃霧隨著昏暗的天空顯得更加深沉。大家拿出票根,圍成了圓圈,是在象徵我們的旅行圓滿吧,又是在象徵彼此的友誼緊緊相繫著。縱使沒有晴朗的天空,也沒有冉冉的旭日,我們卻有著滿滿的回憶。



火車來囉,趕快收拾好背包,準備回家了,期待下次再一同出遊。再見了,神木。再見了,春櫻。再見了,阿里山。



Mar.30-31, 2008


更多照片請上:http://www.pixnet.net/album/kcismyson/1367307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cismyson 的頭像
    kcismyson

    愛旅行與黃色小鴨

    kcismy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